現代人生活節奏快速,生活壓力大、營養不足等因素都可能是導致掉髮量增加的原因。若最近洗澡時總感覺排水孔積累許多頭髮,又或是梳頭髮時的掉髮量逐漸增加,該如何確認這些症狀到底是正常掉髮還是異常掉髮?別擔心,本文將帶你分辨正常掉髮與異常掉髮的差別,並列舉各式各樣的掉髮原因,以及男女最常見的掉髮區域,陪你一起找到掉髮背後的真相!
如何辨別掉髮前兆?一招帶你分辨正常掉髮與異常掉髮
首先,毛髮其實也有所謂的生長週期,分別為生長期、衰退期及休止期,當毛囊進入休止期時便會開始掉落:
- 生長期,平均2~6年:一般大約會有 85%~90%的毛髮處於生長期,處於此階段毛髮會不斷生長(變長變粗),毛根與頭皮緊密相連,在正常狀況下,生長期的毛髮是很難脫落的。
- 衰退期,平均2週:約佔頭髮的1%,此時期毛囊細胞準備進度凋亡階段,毛髮開始變細,並漸漸脫離毛囊。
- 休止期,平均3~4個月:約佔頭髮的10%~15%,此時期的頭髮已經停止生長,很容易掉落,而當進入休止期的頭髮掉落後,毛囊便會再次進入下一個生長週期。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異常掉髮?
一般人每日的掉髮量會落在50~200根左右,只要落髮的數量在這個範圍內,都屬於正常現象,然而,我們在臨床上也發現有部分族群會有季節性落髮問題,例如:在進入冬季換季的時候,會出現掉髮量增加的狀況,但這並不代表毛囊有萎縮或受損,只是進入了休眠狀態,待毛囊甦醒後便會恢復為正常掉髮量。
那要怎樣才算異常掉髮?大家可以透過這3個徵兆來檢視:
- 頭髮分線處、髮旋處的頭皮可視範圍擴大
- 髮質比以往纖細、容易斷落
- 前額髮際線向後移
除了上述提到的原因之外,若造成掉髮的原因是:病因性落髮、壓力性落髮,通常會伴隨著更明顯的掉髮現象,例如頭頂突然禿掉一塊的「鬼剃頭」,或是頭髮一梳就掉下一大撮等,若有以上症狀就應盡快就醫檢查,並在就診前紀錄每日掉髮量,或是告知自己最近的生活是否有什麼變化,讓醫師能更精準地為你找出掉髮原因。
簡銘成醫師補充:上一段我們介紹了頭髮的生長週期,大家也可以透過「掉落的頭髮狀態」,來判別是否為異常掉髮,一般來說,只有進入休止期的頭髮才會自然掉落,而此時期的頭髮根部被白色角質結構包裹呈現柱狀,很多異常掉髮,是毛囊提早進入休止期。另外出現過多細軟的頭髮,可能是毛囊長期處在慢性萎縮的狀態,導致掉落時,出現細軟的頭髮。
掉頭髮怎麼辦?從7大掉髮原因找解方
大家常會覺得自己的掉髮原因與禿頭基因有關,然而並非所有的掉髮原因都來自於遺傳!包括日常生活壓力、營養攝取不足、自體免疫疾病、不良習慣等等,都可能是造成落髮的原因,以下為你進一步說明:
掉髮原因1:遺傳性掉髮(雄性禿)
大多數男性的掉髮問題都來自於遺傳性掉髮,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雄性禿,但其實少部分女性也可能會面臨相同問題。帶有禿頭基因的雄性禿患者體內的雄性荷爾蒙較敏感,使得頭皮內的睪固酮經由5α還原酶作用,代謝為二氫睪固酮(DHT),開始攻擊毛囊細胞,造成毛囊萎縮,進而導致掉髮。
若想了解更多雄性禿資訊,歡迎參考:雄性禿原因解密!一篇瞭解成因與治療方式,擺脫頂上無毛窘境
掉髮原因2:營養不良掉髮
毛囊生長需要倚靠多項營養素,胺基酸是構成頭髮角質的基本成分,維生素是維持頭皮、頭髮穩定的因素,而微量元素(例如鐵、鋅等)是強健髮根的基礎,因此當飲食不均衡或是過度節食,導致身體營養不足,就會使得毛囊因為養分不足而長不出頭髮。
掉髮原因3:生活壓力掉髮
當人面臨過大的精神壓力時,容易使頭皮的血管因為肌肉過度收縮,使血液循環不順暢,導致毛囊養分供給不足,而形成暫時性的掉髮現象。但是如果時間過於長久,毛囊也有可能永久萎縮。
掉髮原因4:自體免疫疾病
罹患自體免疫疾病的患者,會因為體內的免疫細胞運作異常,導致其攻擊身體正常細胞。當毛囊受到免疫細胞攻擊時,也會形成掉髮。常見的像是甲狀腺異常、紅斑性狼瘡、乾燥症等問題,也可能以落髮表現。
掉髮原因5:產後落髮
除了癌症化療或重大疾病可能因為藥物導致全身性的毛髮脫落,其他:抗凝血劑、高血壓藥物、甲狀腺藥物等,也可能出現落髮問題,不過一般多會隨著治療結束或身體康復而復原。
掉髮原因6:產後落髮
媽媽們在懷孕時期會因為內分泌影響,導致體內的雌激素分泌量上升,進而延長了頭髮生長期,使孕媽媽們在懷孕期間的掉髮量大幅減少,而當生產完畢後,荷爾蒙回歸正常,這時媽媽就會出現掉髮量比以前更多的錯覺,其實這就是荷爾蒙回到平衡,所產生的產後落髮現象。
除了受到荷爾蒙變化外,還有2個主因也會增加產後掉髮的情形,以下做進一步說明:
- 缺乏鐵質:若媽咪本身不愛吃肉,或是生產過程中失血過多,很容易使得供應給毛囊的養分不足,而使頭髮一直掉落。
- 育兒、工作兩頭燒:除了產前要承受各方面擔憂外,產後如果沒有可靠的神隊友支援,常常會忙於家事、工作與育兒之間,無形中打擾了原本生活節奏,焦慮、壓力也伴隨而來,若沒有適時的紓壓,很容易因頭皮肌肉緊繃及血液循環不良,毛囊無法獲得充足的養分,導致掉髮的情形雪上加霜。
掉髮原因7:不良的生活習慣
常常熬夜、抽菸喝酒或是缺乏運動,都會影響頭髮的生長週期,導致掉髮速度比不上毛髮生長速度,造成脫髮危機。此外,頭髮如果太常綁太緊,很容易使頭皮處於緊繃狀態,可能會不小心傷害到毛囊,狀況嚴重的話,可能無法再長出秀髮。
從上述可得知,引發掉髮的原因有很多種,且並非單一因素造成的,因此若有相關落髮問題,建議尋求有治療掉髮經驗的專業醫師協助診斷病因以及提供合適的治療方式。
男女掉髮部位大不同,認識不同種類掉髮型態
綜合上述原因來說,男性的掉髮問題多為雄性禿所致,落髮位置也多從前額兩側開始掉落;而女性掉髮問題則較為複雜,掉髮部位也有所不同,接下來簡醫師將帶你深入解析。
常見男生掉髮位置
約有90%的男性掉髮是源自於雄性禿,掉髮部位可以分為以下3種表現:
- M型禿:從前額的髮際線兩側開始掉髮
- O型禿:從頭頂髮旋部位開始掉髮
- C型禿:整體髮際線向後移
許多人會認為雄性禿的3種狀況:M型、O型、C型,只會分別出現,但不論是哪種狀況,若沒有及早尋求專業的治療,最終可能都會連在一起,變成只有耳上跟後枕部有頭髮。
常見女生掉髮位置
女性掉髮症狀多由頭頂分線處開始變寬,使頭頂髮量變稀疏。有些類似「廣泛性落髮」,會使整體髮量變細、變少,因此大多需要搭配驗血去挖掘真正的掉髮原因,檢查體內是否有缺少鐵、維他命D、鋅等微量元素,或者有甲狀腺亢進等問題,進而規劃出最有效的治療方式。
若想了解更多女性掉髮與女性雄性禿資訊,歡迎參考:女性雄性禿怎麼辦?正確認識5大女性掉髮原因,從根本找治療解方
如何改善掉髮問題?4大掉髮治療方式介紹
掉髮治療須根據不同的掉髮原因對症下藥,以下為你介紹4種常見的掉髮治療方式:
掉髮治療方式1:營養補充
若是經由血液檢測,發現落髮問題是源自於身體缺乏微量元素,導致毛囊養分供給不足才形成的暫時性掉髮,透過補充缺乏營養素,調整生活作息,即可改善掉髮問題。
至於該補充哪些營養素,才能改善或預防掉髮呢?以下這4大營養素,在日常飲食中可以充分攝取:
- 維生素C:維生素對頭髮健康非常重要,其關鍵在於可以幫助頭髮中膠原蛋白的合成,使髮質柔順健康、更穩固髮根。其中奇異果、芭樂、柑橘、青椒、甜椒等蔬果便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
- 蛋白質:蛋白質是構成頭髮生長的重要養分,當體內蛋白質不足時,就無法提供給頭皮營養,長期下來頭髮就會變得稀疏甚至掉落。建議多攝取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像是雞蛋、牛奶、雞肉都是不錯的選擇。
- 鐵質:當體內缺乏鐵質,就會很容易使營養素無法順利輸送至頭皮各處,建議可以多攝取豬肝、內臟、牛肉、紅莧菜等富含鐵質的食物,避免掉髮找上門。
- 鋅質:鋅是幫助頭髮健康生長的重要營養,富含鋅的食物包含吻仔魚、小魚乾、豬肝、生蠔等。
掉髮治療方式2:生髮治療
若是在掉髮初期,毛囊尚未萎縮時及時治療,醫師多會以生髮藥物及相關療程互相搭配,減少荷爾蒙攻擊毛囊的現象,並同步使用生髮水、生髮雷射等方式活化毛囊。
若想了解更多生髮治療方式資訊,歡迎參考:大量掉髮怎麼辦?認識6大生髮治療方式,重回茂密髮量
掉髮治療方式3:植髮手術
若毛囊已完全萎縮,頭頂呈現光禿樣,就需要透過植髮手術,將後枕部的健康毛囊移植到光禿的區域,才能再次長出頭髮。
若想了解更多生髮治療與植髮手術的差異,歡迎參考:植髮手術怎麼選:生髮 vs 植髮
掉髮治療方式4:日常保養
日常養成良好習慣,也能幫助減緩落髮問題:挑選成份天然的髮品、落實頭皮淸潔保養、不要熬夜、睡滿八小時等等,都能避免毛囊阻塞、提升頭皮循環代謝,讓毛囊變得更健康,遠離落髮問題。
掉髮治療推薦【首盛診所】,不只重獲髮量,更要重拾自信!
「發現問題、對症下藥」,才能幫助你重拾過去的茂密髮量!若你深受掉髮問題苦惱不已,歡迎前來首盛診所,由專業醫師為你找出掉髮根本原因。首盛診所簡銘成醫師執業多年來堅持親自諮詢每一位患者,從問題檢測到各項治療方案擬定都親力親為,只為了能讓患者早日脫離掉髮困境,重新建立生活自信。
若有任何掉髮問題,歡迎聯絡我們,將有專人為你服務。
延伸閱讀: